云南白癜风治疗 http://www.baidianfeng51.cn/baidianfengzixun/wuliliaofa/294.html11月20日《大众日报》11版刊发▼▼▼11月10日《农村大众》B4版刊发▼▼▼
莱阳市文明实践站成为群众“精神驿站”
在集市上发放宣传材料、走进小区整治环境、为贫困户送生活物资、举办精彩的文艺活动……在梨乡莱阳,流动在村庄、社区各个角落的“红马甲”,如同一股文明新风,将新思想、新*策、新风尚送到了群众身边,润心育德,成风化人,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落地生根。
近年来,莱阳市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作为推进道德实践的有效载体,围绕志愿服务、文化活动、好人评选等方面深化文明实践工作,健全完善“市镇村”三级工作体系,组织编写“好人风采”等8册新时代文明实践系列丛书,打造村(社区)实践站个,整合资源,聚焦群众需求,创新方式方法,为基层群众带来更多“文明红利”。
“最近身体怎么样?我们过来给你送点米面和其他生活用品。”近日,莱阳市古柳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工作人员来到困难群众王福*的家中走访慰问,并给他带来生活用品。针对孤寡老人、残疾人等困难群众,古柳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络各级帮扶志愿服务队,进行走访慰问,为他们提供生活照料、物资援助等,定期入户开展测量体温、做心电图等健康体检以及卫生清洁服务。近年来,莱阳市持续强化文明实践队伍建设,组建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成立13支市级专业志愿者队伍,镇街部门、社会团体注册各类志愿服务队伍余支,村庄(社区)成立志愿服务队余支,实名注册志愿者13.4万人,实现志愿服务网络全覆盖。同时,加大志愿者培训力度,组织农业、民*等部门对镇街、村庄(社区)志愿者进行技能传授、业务交流等培训,已累计培训志愿者余人次。此外,建立健全考核激励机制,从评比表彰、帮扶礼遇等方面对志愿者进行激励嘉许,充分调动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将各种资源都利用起来,文化活动多了,我也有事干了。”走进莱阳市龙旺庄街道纪格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65岁的村民张振业告诉笔者,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挂牌以来,他天天来这里报到,或读书,或练字,或听道德讲堂,或做志愿服务,日子过得很充实。如今,在莱阳,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已成为梨乡百姓的精神驿站,通过组织开展读书、下棋、广场舞等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切实把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丰富起来,推动文明实践触角延伸至基层最末梢。
理论宣讲和文化活动是文明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莱阳市统筹建立五大平台,依托市委*校等打造理论宣讲平台,年以来,组织开展各类专题班次、弹性班次50余期,培训干部群众近万人。制定实行文明实践活动“月发布”制度,每月初在市内主流媒体统筹发布各单位文明实践活动计划,并展示上一月份活动风采,形成常态长效机制。围绕“讲评帮乐庆”精心设计实践活动项目,创新菜单式服务,赋予群众充分的“点单权”,探索打造“宋琬学堂”系列公益讲座、“精彩,欢乐梨乡行”等文明实践品牌项目,推动文明实践工作落地落实。此外,莱阳市还紧扣“争做梨乡好人、建设尚德梨乡”主题,探索建立道德典型“四条渠道”推荐、“三项机制”评选、“三个结合”宣传、“四项措施”关爱模式,每年树立一批可学可信、可亲可敬的身边榜样。年以来,共挖掘孝老爱亲等各类先进典型余例,其中,于殿作入选“中国好人榜”,王俊堂被评为第七届全省道德模范,李会门等12人入选“山东好人”,李世富等6人当选第七届烟台市道德模范,田仁*等29人当选“烟台好人”,并通过媒体宣传、基层巡讲、好人主题公园展示等形式,不断强化好人示范效应,引导群众见贤思齐、崇德向善。
来源:大众日报农村大众审核:袁涛编辑:王云霄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