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烟台日报》头版刊发▼▼▼
老旧小区实现“菜单式”改造
以群众满意度为标准,三大类改造项目全面提升社区宜居度
家住莱阳市梨园小区的居民徐论孝,不再为小区灯不明、路不平叹气了;家住栖霞市棉纺厂小区的居民衣文明,不再为每个月水费价高难收而头疼了。今年以来,烟台市老旧小区改造,把群众满意作为基本标准,从群众最迫切、最需要的地方改起,持续实现群众生活改善和城市面貌的双提升。
以人为本,是老旧小区改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自老旧小区改造启动至今,小区现场调研和居民建议汇总先行,整体规划、论证分析,实现改造“一区一策”。同时,将改造项目细分为基础类、完善类、提升类三大项,针对小区实际情况因地施策,在让老小区面貌焕然一新的同时,变单项改造为综合提升,把老旧小区改造同城市有序更新结合起来,确保改造成果留得住、可持续。
改造项目汇编“菜单”居民直接“点菜”下单
建成于年的梨园小区,是莱阳市最早的商业小区。由于建成较早,且多年来缺乏物业管理,小区内违章建筑错综复杂,基础配套设施破坏严重,居民的居住环境和安全得不到保障,居民常年抱怨不断。今年4月,莱阳市梨园小区违法建筑拆除工作正式启动,轰鸣的挖掘机纷纷进场,对违法建筑进行破碎拆除。面对“拆违”,老住户们不约而同“点赞”:“过去小区灯不明、路不平、脏兮兮的,谁不希望小区改造得更漂亮?”小区居民徐论孝说。
“改造开展前,街道办事处提前了解小区的基本情况,向居民讲解老旧小区改造的*策、意义。通过多次召开业主代表座谈会,充分吸收居民意见和诉求,最终形成改造方案。”莱阳市综合行*执法局综合执法大队七中队中队长李学奎介绍说,“在莱阳市住建局牵头带领下,由莱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前期摸底排查认证,先把小区内典型的、明显的、占用公共空间的违法建设进行通知鉴定,鉴定为违法建设以后,由莱阳市综合行*执法局给每家每户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整改到期之日,我们依法进行拆除。”
在海阳方圆街道原果品公司家属楼,为保障拆违工作工作的顺利进行,街道办事处提前了解小区的基本情况,向居民讲解老旧小区改造的*策、意义。“通过多次召开业主代表座谈会,充分吸收居民意见和诉求,最终形成了对果品小区改造的项目方案。我们以为民惠民为出发点,全力以赴将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好事办好,将惠民*策落到实处。”方圆街道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李伟介绍说。
为确保改造过程中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各县市区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摸索出不少“接地气”的好点子:芝罘区利用发放《防疫建议书》的机会,同步广泛发放“老旧小区改造意见征集表”;莱山区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