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阳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都有一个ldquo莱rdquo字 [复制链接]

1#

第二期

春秋战国时期,山东除了齐国、鲁国等诸侯国之外,在胶东半岛还有一个莱国(又称莱夷),都城莱子城位于今莱州与龙口之间。

齐灵公十五年(公元前年,鲁襄公六年),齐灵公派将*晏弱、叔夷率重兵灭莱,为了削弱莱人的斗志和国家情感,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齐国将莱国的部分精英、士大夫和平民强行西迁,因落户之地一片荒芜,又为莱人居住,故称之为“莱芜”。

齐灵公灭莱之后,派一些大臣直接管理莱国,例如齐国著名的相国晏婴就在莱国居住过很长一段时间,至今,在莱州市还有一个叫“平里店”的乡镇,即为“平仲故里店”(晏婴字平仲)的简称,此成为齐国灭莱,并进行直接管辖的铁证。

所以,莱芜人毫无疑问就是莱国的后人。秦朝实行郡县制,莱国之地改为“东莱郡”,隋朝之后改称莱州,明朝为莱州府,为山东半岛“东三府”(青州府、莱州府、登州府)之一,其建制一直延续到民国。管辖范围大致包括:莱州、平度、即墨、胶州、潍县、昌邑、高密、莱阳等地。

那么,莱阳的“莱”字,又是怎么来的呢,和莱州有什么关系?

其实,莱阳历史上一直名叫“昌阳”,直到五代十国时期,五代(梁、唐、晋、汉、周)的第二个朝代后唐,其开国皇帝叫李存勖,李存勖当了皇帝之后,他偶然发现山东有一个叫昌阳的地方,居然和他的祖父李国昌都有一个“昌”字,当时在他看来是“犯讳”,所以李存勖命令大臣商议,让昌阳改名,改成什么名字呢?大臣们一研究,既然昌阳归莱州管辖,干脆就叫莱阳吧。因此自后唐起,莱阳一名沿用至今。

至于莱西,本来与莱阳同属一个县市,指的是莱阳城之西的意思,后来行*区划调整,莱西单独成县,并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划归青岛市代管。

综上所述,莱芜、莱阳、莱西、莱州本是“同宗”,其“莱”字都源于莱国,即后来的东莱郡、莱州府。实际上,莱国也是“莱”字的专属地名,在中国境内,和莱字有关的地名,均源于莱州,无一例外。

刚才说了,莱州府管辖着即墨县,自然也包括青岛市。目前青岛市的管辖范围,基本就是以前莱州府的大部(在西海岸新区有齐长城,相当于国境分界线)。所以与济南相比,青岛与“莱”的渊源更深。

以上均为废话,书归正传。

莱芜划归济南之后,引发了山东行*区划的大讨论。有意见认为,省里这次“人为”壮大济南,其用意就是做强做大省会,培育特大城市,打造省会都市圈,起码让济南在省内的排名不至于太“难看”。

不过,在济南率先“发力”之后,原本排名在济南之上的青岛、烟台该如何调整就成为关键。

客观而论,济南原有的管辖范围确实偏小了,即便加上莱芜,也只有平方公里,明显小于烟台(平方公里)和青岛(平方公里),但是新加入莱芜区和钢城区后,其辖区单位却达到了12个(10区2县),烟台为4区8县(蓬莱与长岛将合并为蓬莱区),相比之下,青岛的行*辖区数量(10个)反而变成最少的了,而且还要考虑到平度市的面积相当于两至三个县级市,在省内三强中,青岛的面积和辖区均处于劣势。

因此,青岛的区划调整再度成为人们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