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在刚刚召开的年粮改饲示范项目现场启动会上了解到,我市成功入选年国家级粮改饲示范县项目。这意味着我市通过“粮改饲”项目的实施需要完成优质饲草料收贮量10.42万吨,推广全株玉米、苜蓿、燕麦等饲草料种植3.47万亩。也就是说,年底前全市奶牛养殖户要实现粮改饲种植面积3.47万亩。
据了解,我市是畜牧生产大县,畜牧业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多年来,市*府坚持以“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保安全”为主线,以“做大三大主导产业、筑牢四大支撑体系、壮大五大龙头企业”为抓手,积极实施“转型升级、科技兴牧”战略,推动全市畜牧业由数量规模向集约高效、生态循环方向稳步发展。畜牧业综合指标居烟台首位、全省前列,连年获得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奖励,先后荣获全国动物防疫工作先进县、全国牛奶生产强县、全省畜牧业发展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与此同时,草食性动物也在我市畜牧业发展中呈现出良好势头,特别是肉鸡、奶牛和生猪这三大畜牧主导产业总量大幅增加。至年末,我市奶牛存栏5.1万头,奶类总产量达到26万吨,奶牛平均单产6.5吨以上,现有存栏头以上的标准化牛场15个。肉牛存栏8.4万头,奶牛的生产与肉牛的增加均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但是,我市在草食畜牧业发展中也面临着许多问题,特别是优质饲草料供需缺口巨大的问题比较突出,严重阻碍了草食畜牧业乃至整个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步伐。
当前,我市粮食生产实现了“十一连增”,玉米出现阶段性供大于求,面临着资源环境市场的巨大约束,“调结构、转方式”已成为发展现代畜牧业的当务之急。而玉米和玉米秸秆是养殖业需求量最大的饲料原料,以玉米作为突破口,以草食家畜饲草料需求为导向,调整玉米种植品种和利用方式,既能满足草食家畜养殖的饲草料需求,又能推动种植结构优化调整,为农业结构调整探索有益经验,这是当前我市构建新型农业生产结构,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要解决饲料粮和优质饲草需求与供应间的巨大缺口,需要加快推进“粮改饲”项目的实施。“通过项目实施及示范带动作用,发展种养结合模式,确保年底完成优质饲草料收贮量10.42万吨,推广饲草料种植面积3.47万亩。争取到年,带动全市养殖场发展优质饲草料种植达到30万亩,满足全市60%奶牛、30%肉牛、20%肉羊饲喂需要。”市畜牧兽医局相关负责人说道。
另外,据畜牧兽医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粮改饲”项目实施,年底订单收购的10.42万吨全株青贮玉米,可为1.5万头奶牛提供优质青贮饲料,使奶牛平均单产可提高0.5吨,仅此一项年可增收万元。全株玉米不仅增加了饲料的营养成分,青贮收购的价格也随之提高,全株青贮比普通玉米每亩可增收元以上,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节省了农民收粮的时间和精力。还可使奶牛饲养量有所增加,提高市场牛奶的供给能力。
此外,通过“粮改饲”项目实施后,对于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具有深远的影响。项目实施可带动玉米秸秆循环利用和转化增值,解决大量秸秆综合利用问题,能够有效避免在玉米收获季节秸秆焚烧污染环境,造成耕地质量下降、破坏土壤结构等问题。通过粮食过腹转化增值,加大农家肥和有机肥的施用量,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对我市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提供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关链接:
1、什么是“粮改饲”?
所谓“粮改饲”,就是把粮食、经济作物这种二元种植结构,改成粮食、经济作物、饲料作物三元结构。也就是在有条件的地区减少粮食种植面积,增加饲料作物种植比重。
2、为什么要进行“粮改饲”?
简单说,一方面,作为粮食的玉米库存过高,卖不上好价格。另一方面,现在中国的肉奶食品需求正在快速增长,而牛羊等牲畜都需要吃饲料。牛羊的饲料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其中青贮饲料需求也在增加。所以,甚至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粮改饲就是为了养牛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