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阳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莱阳书法篆刻名家张君 [复制链接]

1#

1

张君,年出生于山东烟台市。年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年8月至年7月入中央美院系统研修书法篆刻国画及鉴定。西泠印社社员(西泠印社史上10位女社员之一),中国书协会员,中国书法之乡[城]联谊会理事,烟台市书协副主席,莱阳市书法家协会主席,莱阳画院副院长。全国软笔书法社会艺术水平考级考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山东省书法家协会隶书委员会副主任,烟台市人大代表,莱阳市*协常委,民革莱阳支部主委,十大杰出青年,山东省“齐鲁文化之星”。


  书法篆刻作品入展中国书协主办:


  全国第二届篆刻艺术展


  全国第四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


  全国第五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


  全国第二、三届妇女书法展


  全国第六届书法展


  全国第四届篆刻艺术展


  全国第二届隶书展(入选)


  第一、二届中日女书法家代表作品展


  全国篆刻艺术展(铜奖)


  “语文杯”全国中小学生及教师书法大赛(书法金奖)


  百年西泠·中国印海内外海选总决赛50强(优秀奖、唯一女性作者)


  中国文联、民革中央主办纪念辛亥革命周年全国书法展(优秀奖)


  师从蒋维崧、陈茗屋、王镛、石开、陈平等教授。出版有《张君篆刻》、《欧阳询楷书研究》等专著5部,策划“梨香墨韵·全国百位书法名家名作邀请展”等重大展赛及交流活动十几次,主编出版多种高端作品集。年应邀参加中书协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新春联谊会。多次出访日本、韩国及中国台湾等并举办个展。

我爱刻印

张君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还在大学读书时,我的老师陈茗屋先生带我拜访了他的老师钱君匋先生。一见面,匋翁笑言:当年我的老师带我拜访了他的老师——伟大的吴昌硕先生!临别,这位年轻时便为鲁迅作装帧的世纪老人送我一本他亲手设计的印谱《君匋篆刻》,序言的题目便是——我爱刻印。这篇娓娓道来的文字,影响了我此后的从艺生涯。时光不居,匆匆二十多年矣。今天,当我如愿以偿地成为西泠印社中人之时,『我爱刻印』四字油然而现,如如在在。

当年我有幸拜沪上陈茗屋先生为师学印,老师的淹雅最是有口碑。已而通过茗屋师,拜识了钱老君匋、叶老路渊、高老式熊、蒋老维崧等西泠名宿,以及后来京华求学师从王镛先生、石开先生等。亲炙大师,自然是得三分风气的。比如师茗屋先生知雅逸,师峻斋先生知高怀,师王镛先生知大器,师石开先生知真奇??晚生何幸!在求学从艺之初,在我年轻的心灵深处,便接续了一条正统的文化之根。此根也,上接古贤,下接地气,输送不断的养分,使我的血脉里流淌着高贵的血液!发乎于书于印乃至做事做人,则渊雅高华之气生焉。

可以说,对于心眼的锻炼,没有甚么能比得上刻印了。刻印在方寸间展现万千气象,引领我进入一个常人不易接近的深邃而美妙的境界。因了它的小,才须具备一双法眼,把微茫看得真切而显在。刻印所玩味的也正是这么一点耐人寻味的微妙与细腻罢。当操刀向石,则如老手斫轮,游刃恢恢。技至于此,进乎道矣,又岂止玩味那些许的闲闲淡淡而已。刻印重在一种气象,一种气势,一种气韵,总之曰:金石之气!

刻印还直接历练了我观照古人阴阳虚实的这样一种均衡而周备的心眼。这种心领神会,使得我写字在整体的关联和空间的把控上,在点画的营构与质感上,乃至精气神的透散、喧示与闭合上,如果说有一些被业内人称道之处,得归功于刻印了。

刻印给予我的,不止这些。刻印越来越成为我心灵上的一种寄托。文衡山尝言『我之书屋,往往印上起造』,我在印上起造的又何限于书屋。凡有所托,每奏刀于石上,把玩于掌间,置陈于几案,陶然忘机,悠悠然而意已远了。尝观吾幼儿戏闹,恰手持芙蓉佳石,顷成『一郎无恙』白文,顿觉印爽心亦爽,仿佛有此一印,吾儿便安平太了!丁亥清秋,我以华北赛区第一名的资格,赴杭城参加百年西泠·中国印海内外海选总决赛。入夜不眠,捉刀踌躇之际,闻窗外秋声在树,触绪无端。月照疏林,通体透亮,清浅横斜,处士低吟??遥想古人万里长空,一朝风月,殆此之境欤?

当甲午秋高气爽,心境闲适之际,蒐集廿余载所刻,觉有数十印尚不恶。遂以沪上耘萍大师亲製之朱磦印泥一一钤之,携以参加西泠印社周年雅集。孤山漫步,泠风习习,往事历历??人这一辈子,完完整整的事儿其实做不了几件。比如,加入这百年名社,作为印人算是功德圆满了。而于我,也许是个大的驿站,也许只是个开始。也许命中早已注定了这份金石之缘,只能抱定终生了!

作品欣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