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市第三批赴青海省对口帮扶专家医疗医院开展帮扶工作已近满月,尽管面临着高原反应的严峻挑战,但他们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决心,立志为当地的医疗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曲麻莱县,隶属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以县境内曲麻河(楚玛尔河)与莱阳大滩而得名,意为“红色的河,宽阔的滩”。4月底的玉树州,风从绵延千里的昆仑山脉南麓出发,带着冰雪消融的气息,给5万多平方公里的曲麻莱县染上丝丝春意。4月28日,常熟市第三批赴青海省对口帮扶专家医疗医院,医院、常熟市医学检验所的5位专家正式开启为期6个月的对口帮扶医疗工作。医院位于海拔多米的曲麻莱县城,高原反应对于5位队员来说是首要考验,由于海拔升高,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减少,导致人体出现头痛、乏力、气喘等不适反应。5位队员互相打气,在抵达曲麻莱县后,减缓自身活动,尽量减少说话,以降低氧气的消耗。5月初,经过一个星期的休整,队员们正式投入到帮扶工作中。由赵平主任带队,与殷正悦、殷超两位专家组织一起成立二甲创建办。目前医院医院,医院等级评审为契机,将争创“医院”医院整体发展规划。“‘二甲’标准规范在日常工作中贯穿始终,医院高质量发展迈向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成立以书记、院长为组长,各分管副院长为责任人的创甲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二甲办,负责整体创建方案的制定和落实。定期召开二甲专题辅导培训会,反复开展自查,对照标准逐条整改。完善各类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明确工作职责,确保各项工作安全有序地进行。修订完善制度职责,规范操作流程,及时更新诊疗指南。狠抓重点环节,保障医疗质量、患者安全。落实危急值报告及管理制度、规范不良事件上报管理制度,严格落实18项医疗核心制度等。细化工作思路,挂图作战,制定“季、月、日”各阶段工作重点、工作计划,保障医疗工作和创二甲有序开展。医院医院,医院自身发展的一次飞跃,更是对当地居民健康保障能力的一次重大提升。通过这一目标的实现,医院将能够为老百姓提供更加全面、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真正做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5月13日,医院医院等级评审专题部署会,医院帮扶队长赵平细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年版)及工作计划表,会议对照《医院评审标准及实施细则》对评审任务进行全面安排部署。随后发布了临床科室以及职能科室台账资料目录模板,确定了各科室内审人员名单。在三位专家的带领下,藏医院所有医务人员均投身到医院创建工作中。除此之外,医院护理文件书写现状以及抢救车药物登记状况,随后响应院内要求,将医院特色中医护理操作带入医院,组织院内护士学习耳穴贴压技术,组织培训耳穴贴压标准化操作流程,并计划进行院内护理人员考核,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殷正悦除了完成二甲创建办的工作外,还至影像科进行指导工作,帮助当地完成影像科及采购中心台账目录,医院影像科质控及摄片部位。医生陈志伟负责帮扶院内超声工作,值得一提的是,陈志伟也是曲麻莱县目前唯一的B超医生。五月份以来,陈医院超声工作,在零下10℃的风雪天依然坚持到岗。首位诊治病人即为宫外孕出血女性,陈志伟严格按照危急值制度上报,为患者得到及时治疗争取了先机。医生周峰负责帮扶本院检验工作,来到曲麻莱县第三天晚上即开展检验指导工作,教授检验科工作人员如何上报省室间质评数据并规范日常检验操作流程。“只要国家和人民有需要,我们义不容辞!”医疗队队长赵平说,医疗援青,为曲麻莱县人民提供更高质量的健康保障,这是医院割舍不了的家国情怀和时代使命。据悉,医院援医院提供了技术支持,还进行了医疗培训和指导,带领当地医务人员学习新的医疗技术和知识,帮助他们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在这个过程中,5位队员也深刻感受到了当地人民的热情和友好。他们与当地同事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共同面对挑战和困难。这份友谊不仅增强了他们的工作动力,也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藏族同胞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群山环抱,河流纵横,海拔米以上的阳光热情洋溢,一条条洁白的哈达,连接起一段跨越公里的情谊,在未来的日子里,常熟市第三批赴青海省对口帮扶专家医疗队将继续努力,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们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张添翼校对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