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钟建军众多人员奔赴一线阻击疫情,与此同时,核酸检测室里的检验人也异常忙碌,他们也在与时间赛跑!正是他们默默无闻、无声的坚守,才有了精准的检测数据,捍卫了生命的防线。医院检验科李汶峰在核酸检测试验室,与时间赛跑,只为每份检测标本的结果都能及时准确。李汶峰在检测实验里进行核酸检测工作。受访者供图拧瓶盖拧到手指痉挛1月11日,医院检验科的李汶峰接到通知:即刻出发支援天津防疫。“天津——是我抗击疫情的第一个战场。作为一名党员,一名检验师,我就应该站在那里。”李汶峰简单收拾行李,踏上了援津之路。到达天津市武清区后,他立即投入到实验室的组建中,第二天便开始了核酸检测工作。“每天工作12个小时,一个班次下来,检验完成的标本宛如一面小墙。”李汶峰说,这背后,光拧试管盖这样简单的操作,不知道做了多少遍,“手指逐渐磨出水泡和硬茧,手指关节疗挛,甚至有时肩膀累得抬不起来。”李汶峰深知,他在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来不得半点马虎。经过14天奋战,李汶峰圆满完成援津任务返回莱阳。他再一次扎进了检测室3月5日,返回莱阳经过集中隔离并解除隔离后,李汶峰又来到莱阳市核酸检测基地从事核酸检测工作。李汶峰说,“这里的核酸检测正在24小时不间断进行着,这里需要我。”据介绍,莱阳市核酸基地紧急启用,能帮助莱阳市及周边县市短时间内,快速应对大规模人群的核酸检测需求。在莱阳市核酸检测基地,李汶峰与同事正争分夺秒地进行核酸检测工作。受访者供图为了尽快完成检测任务,李汶峰又一头扎进了检测室,除了吃饭的时间外,他都在忙着做核酸检测。“外人看似检测很简单,但是检测数量大,时间紧迫,根本没有闲下来的时候。”李汶峰坦言,检测室里很热,即便穿着薄衣服,一整夜的忙碌之后,防护服里的衣服都湿了。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只要检测结果存疑,李汶峰就重新更换试剂进行复核或重新采样检测,直至标本无误。“这段时间我一直上的夜班,我们一个团队每天要检测2万管样本。”日落上班,迎着晨曦下班,成为李汶峰的日常。“等疫情过后,我想多陪陪孩子”3月14日,烟台需要6名核酸检疫人员,李汶峰又积极地报了名。“我是一名检验师,我应该在最需要我的地方!”到烟台支援核酸检测,这是李汶峰参加防疫的第三个战场。众多台扩增仪在封闭空间同时启动,屋里很热,即使空调调到最低温度,但李汶峰还觉得热,一切的困难他只能克服。工作前,李汶峰准备耗材和试剂。受访者供图李汶峰说,每一位检测人都全力以赴力争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完成核酸检测任务,没时间想其他的事。每一组检测数据的背后,是每一位检测人员在用专业和敬业与病毒“赛跑”,是他们以血肉之躯筑起阻断疫情扩散的钢铁防线。“按照任务要求,我要工作到4月7日。”3月22日晚上,回到宾馆的李汶峰,略显疲惫地说:“我一定会圆满完成这项任务!”他的妻子也是一名医护工作者,两个人都忙着防疫,早已将7岁儿子送回海阳老家让父母帮忙照看。李汶峰的愿望是,“等疫情结束,春暖花开时,想拿出点时间,多陪陪老人和妻儿。”